內蒙古鄂托克旗發現53個恐龍足跡化石 為不同種類食肉類恐龍所留

[汽車] 时间:2025-11-02 05:34:06 来源:蹠犬噬堯網 作者:體育 点击:25次
內蒙古鄂托克旗發現53個恐龍足跡化石 為不同種類食肉類恐龍所留
內蒙古鄂托克旗發現53個恐龍足跡化石 為不同種類食肉類恐龍所留
內蒙古鄂托克旗發現53個恐龍足跡化石 為不同種類食肉類恐龍所留
內蒙古鄂托克旗發現53個恐龍足跡化石 為不同種類食肉類恐龍所留
(神秘的地球uux.cn)據央視新聞客戶端(總台記者 呼和牧仁 王萱傲):內蒙古鄂托克恐龍遺跡化石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唯一一個以恐龍足跡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日前,保護區科研人員在搶救性發掘保護工作中,發現53個恐龍足跡化石,初步判斷為不同種類食肉類恐龍所留。
現場連續行走的行跡化石清晰可辨,腳印踩踏深淺不一,最深3厘米,最淺1厘米,其中足跡化石最長達43厘米。由於砂岩結構鬆散,風化較嚴重。科研人員表示,在1億2000萬年前的早白堊時期,鄂爾多斯市阿爾巴斯查布地區植被茂盛,恐龍種類眾多,留下了大量恐龍足跡。
為保護恐龍足跡化石,科研人員根據化石破損和風化現象,進行記錄、編號、繪圖、刷膠等保護工作。此次集中發現多個足跡,對了解生物群麵貌,恐龍行走的姿態、速度和大小的科研科普、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內蒙古鄂托克旗新發現恐龍足跡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經濟日報:近日,內蒙古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5號點,發現53個不同種類食肉類恐龍足跡化石。其中。腳印最長的為43厘米。
“在1億2000萬年前的早白堊時期,阿爾巴斯查布地區是濕地與湖泊,所以恐龍才能在這裏生存下去”。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前身——鄂托克恐龍地址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科長張笠夫介紹,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地層上留下了大量的恐龍足跡。這次發現食肉類恐龍足跡化石後,管理局正在進行刷膠保護。如果刷膠也無法保護的話,將切割進行搶救性保護,拿到室內收藏起來。
近年來,鄂托克旗把博物館建設作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的一項重大舉措,充分利用當地優質文化資源,以多元化、係列化、品牌化為思路,建成集曆史遺物、動植物標本、地址標本、藝術展品等多元體係的各類博物館五十多個。一座座極具地域特色的博物館像雨後春筍一樣在鄂托克大地拔地而起,串起了這片神奇大草原的古往今來。
鄂托克恐龍遺跡化石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唯一一個以恐龍足跡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已發現的10餘種恐龍遺跡達近萬個。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黨占平說,“下一步我們要進行搶救性保護。為少年兒童進行科普,讓他們知道在1億年前發生的事情。”

(责任编辑:汽車)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